首页成语词典同日而语同日而语的意思
tóngér

同日而语



同日而语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。意即相提并论;同等看待。语:谈论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二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言之哉!”

例子目前我国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,但与旧中国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tóng rì ér yǔ

注音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ㄩˇ

繁体同日而語

正音“而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;“同”,不能读作“tòng”。

感情同日而语是中性词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。

辨析同日而语和“等量齐观”都表示把不同的等同起来。同日而语指同时来讲;同样看待;可用于人或事物;“等量齐观”指不分轻重;不管性质;同等对待;只用于事物。

谜语天论

近义词相提并论、混为一谈

反义词分门别类、较短论长

英语be named on the same day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同日而语的意思解释、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徘徊观望 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。
强取豪夺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。
黄台之瓜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
金光闪闪 闪闪:光亮闪烁。金光闪烁耀眼
主忧臣劳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
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
一文不名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
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
见危致命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
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
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。
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
发号施令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
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
举直错枉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
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
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。
安闲自得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
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
礼坏乐缺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
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。
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。
立竿见影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
尽诚竭节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
袅袅婷婷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
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